物流領域的機器人革命 分揀業(yè)務能否自動化?
現(xiàn)在出現(xiàn)了一個詞叫作“機器人革命”。如果說機器人革命是要使現(xiàn)有的機器人更先進、更智能,并且拓展其用途,那么這樣的革命可能會首先出現(xiàn)在物流一線。如今在物流行業(yè),有一家機器人初創(chuàng)企業(yè)的地位正在快速攀升。
“MUJIN inside”,在9月13~16日于東京有明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“日本國際物流綜合展2016”上,貼有這個標簽的工業(yè)機器人在多家公司的展位上忙碌地工作著,其中也包括村田機械和IHI。二者都是在物流行業(yè)擁有雄厚實力的系統(tǒng)集成商。
MUJIN是一家初創(chuàng)企業(yè),從事基本無需示教的機器人的開發(fā)。準確來說,該公司只制造控制器,并不負責生產機器人。MUJIN的控制器基于“逆運動學分析”算法,通過組合市售的工業(yè)機器人和3D視野傳感器等,原本必須示教才能使用的機器人基本無需示教就可以投入使用(與MUJIN技術相關的本站報道1,本站報道2)。
村田機械和IHI都使用配備MUJIN控制器的機器人,即“MUJIN inside”機器人進行了分揀作業(yè)的演示。以自動倉庫為代表,在業(yè)務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的物流行業(yè),將商品裝入大小形狀不一的箱子或是取出的分揀業(yè)務,是擋在完全自動化道路上的“最后的一道壁壘”。
通過“全方位外交”擴大銷路
當然,在過去也不乏借助工業(yè)機器人實現(xiàn)分揀業(yè)務自動化的嘗試。但是與運用機器人的領頭羊——制造業(yè)(工廠)相比,物流業(yè)存在“商品種類太多”、“擅長示教等機器人運用的人才不夠豐富”等問題,自動化面臨著重重困難。而基本無需示教的“MUJIN inside”機器人有望解決這些問題,因而受到了物流行業(yè)的關注。
比如在村田機械的演示中,三菱電機制造的機器人在MUJIN的控制器的控制下,將周轉箱中的商品(用來模擬商品的大小形狀不一的長方體)轉移到了另一個周轉箱中。在這個演示中,機器人使用3D視野傳感器來掌握周轉箱內部的情況,商品碼放得非常緊密。而IHI的展位使用的則是DENSO WAVE制造的機器人。支持多家機器人廠商的產品也是MUJIN的控制器的一大特點。
MUJIN之前曾向大型網上商城愛速客樂(ASKUL)的物流中心交付過相同的分揀系統(tǒng)(本站報道)。當時也與村田機械進行了合作。但該公司并不打算固定與一家系統(tǒng)集成商合作,而是提出了“通過全方位外交,與多家系統(tǒng)集成商合作,借此開拓銷路”(MUJIN首席執(zhí)行官瀧野一征)的方針。
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。